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概况
| 招商动态 |2016-12-20
鄂伦春民族乡是以鄂伦春为主体,由鄂温克、达斡尔、蒙古族等多民族组成,于一九四九年九月份定居建乡,始终过着打渔捕猎的生活,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,经济、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。二00一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放下猎枪,开始种地养畜,生产生活方式方法有质的变化,有固定的房屋居住、儿女有学上、有医就,各民族团结友爱,呈现出政治稳定、经济繁荣、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。
一、 地理位置
鄂伦春民族乡位于滨洲铁路沿线南木车站市区北部42公里处,地处扎兰屯市西北部,大兴安岭南麓。东南与卧牛河镇、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毗邻,北与牙克石市巴林镇接壤,西部与绰尔河林业局施业区连接。总面积2260平方公里。全乡总人口16761人,其中:农业户人口6467人,户数1531户,非农户3411户,人口10294人,农村剩余劳动力1742人;以鄂伦春族、鄂温克族、达斡尔族、蒙古、回、满、锡铂族等11个少数民族组成,少数民族人口为 2034人,其中:鄂伦春人口106人,鄂伦春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5%,占全乡总人口1 %。下辖南木村、猎民村、东窑村、大兴村、道南村、双北村6个村和三个居委会,辖区内驻有南木林业局及所属企业和市林业局所属南木养鹿场。
二、自然条件
鄂伦春民族乡区域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气候特点冬季长而寒,夏季短而热。年平均气温在0-24℃,昼夜温差悬殊,无霜期短,极端天气多发。
鄂伦春民族乡所属区域为农牧林业区,非土地耕种区。林木草原面积占绝大比例,群山起伏绵亘数千里,地形复杂,高山陡坡较多,最大坡度大40度,农耕面积较小。
三、 经济发展
农业始终是鄂伦春民族乡的支柱产业,近年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,农业生产稳步提高。2009年全乡农业总产值1.52亿元,人均纯收入达6320元,与去年同比增长21%。
发展农业的同时,畜牧业也走在前列,牧业牲畜大小存栏72000头(只),其中奶牛存栏3200头、肉牛存栏550头。
第三产业正在发展,尤其是旅游业,已打造成为扎兰屯旅游的重要窗口。招商引资1000万元,个人私营企业收入4700万元。
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,乡村面貌明显改观,先后硬化公路6.2公里,总投资709.2万元。并新建猎民村村部、政府办公楼和鄂伦春民族文化博物馆。
四、 公共事业建设
1、教育。鄂伦春民族乡现有幼儿教育中心一处,中心小学一处,独立初中一所,乡所属成人教育基地一个。总占地面积40531.5平方米(其中,中心小学占地面积为24007.5平方米,鄂伦春中学占地16524平方米),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%,辍学率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,教育普及率达100%。
2、文体广电
鄂伦春民族乡拥有广播站一个,广播覆盖率达到100%。1993南木地区开通有线电视,最初用户只有300多户,现逐年增加。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市广电局的支持,鄂伦春广播站已形成了广播电视双渠道的宣传体系。乡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,由于鄂伦春民族体育工作的开展扎实有效,成绩斐然,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。
3、卫生事业
近些年,随着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,卫生事业也有巨大变化。2005年新建卫生院并投入使用,房舍共570平方米,并增添心电、B超等新式设备和高科技仪器。随着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的开展,农民参合率达到95%以上,卫生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五、 特色产业
1、 特种养殖业
鄂伦春民族乡拥有丰富的特色养殖资源,有1000余头马鹿、梅花鹿的养鹿场,养殖着野猪、狍子、野鸡等的蒙森特种养殖场,南木村野猪养殖场等,市场前景十分可观。
2、 山产品加工
鄂伦春民族乡拥有木杉食用菌厂、绿宝山产品、蒙森山产品加工场、鹿鸣山庄绿色食品加工厂等山产品加工企业,经过几年的发展,不断壮大,目前已有绿色山产品20多种,产品覆盖扎兰屯市周边及其它省市,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。
3、 旅游产业
鄂伦春民族乡旅游业经过几年的发展,具备了基本的框架和一定的规模,并且成为扎兰屯市旅游的窗口,素有“南木山水甲扎兰”的美誉。2009年由扎兰屯市委、市政府前期投入550万元建造的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俗博物馆已经投入使用,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,展馆面积750平方米,馆内收集了鄂伦春民间文物200件,400余张各类图片,年接待游客10000余人次,该馆的建成对鄂伦春族狩猎文化中的原始艺术加以探索,同时体现了北方民族鄂伦春族民风、民俗、历史和文化。现已建成旅游景点五处,石佛山景区、鹿鸣山庄、白桦猎村、泓森休闲度假村和木天植艺园,形成了以雅鲁河漂流为主的12公里长的旅游带,具有北国第一漂的美誉,独具特色的民族餐饮,具有民族文化的民族工艺品,使民族生态旅游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。